流觞之用的。风流才子们,寻个风景秀丽的小溪水,或自家修的曲水华庭,聚在一起,用羽觞盛了酒。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再加上吟诗诵文,雅而脱俗,妙趣横生。
&esp;&esp;“觞”既是羽觞的省略称呼,同时又成了所有酒杯的通称,故而古人把行酒叫“行觞”,称酒政为“觞政”。
&esp;&esp;这羽觞要在水中漂流,自然不能用沉重的物件,或蚌壳,或漆器,亦有象牙或犀角的,但雕工都是极为上乘的!需在薄薄的一层原料上施工,若不然,东西做出来便会沉底,就算不得是羽觞了。
&esp;&esp;犀角,即犀牛角,性味酸咸,寒。有清热、凉血、定惊、解毒之功效。魏晋之时便风行犀角杯,只因将酒倒入杯中,不仅可以使酒味更加香浓醇正,更重要的是,美酒经过犀角杯后,便也带上了犀角的药性。而且此物中原却不产,大都为西域传进来,其稀少量不言而喻,就连上层贵族也鲜能见到。
&esp;&esp;这只犀角羽觞,绞丝细顺,色彩浑厚,光泽饱满,雕工和模样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加上大唐之人,尤为崇尚魏晋雅士,这种附庸风雅的东西,很是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