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79节(4 / 4)

寇开的厂子?”

倭国人是很聪明的,他们知道华国百姓怨恨他们,出面签合同自然不会找本国人来,都是找了华人华侨或者当地雇佣的人出面。而政府要招商引资,药厂这些只是小打小闹,沿海那边的各种轻重工业才是正菜。

为了不让外媒给华国扣上地域歧视的名头,干部们不会主动去和百姓说哪个厂子是哪个国家开办的,这个坏人白露很乐意来做。她是私企又是竞争对手。

“对啊,之前来的日和集团、松山集团都是倭国商人投资的。”

“tnnd!狗汉奸!我们就算穷一辈子也不卖给他们。”老人家气愤的吐了口唾沫骂道。

“白同志,这合同我们和你签,我们给你种药材。”扯到国仇家恨,大部分老人们立刻附和,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这是正常的,大部分人都注重眼前利益,而白露也不会用这种国仇家恨来绑架百姓们对她便宜,她解释起了价格上的问题。

“大爷,我还是要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一毛钱的价格问题。刚刚说到日和集团的合同上标注了上等、中等、下等药材,而三种分类的药材他们没有详细解释却注明了解释权归他们。这就代表了以后大家种出来的药材,是上等的还是中等的全靠他们自己判断。

可是我们白氏药厂,您看一下,每一种药材我们都是按照古籍上的标准来区分的,年份、重量、外观是否破损这些都有直观的解释。”

这种招数古往今来都有,全看收购商一张嘴来说你的东西好不好,老人们在建国前也是见过的,白露这样一说,大家更没有疑虑了,不少老人当场就要跟白露签合同。

但是白露没有着急,她叫了两个工人来,又让老人们寻了几个识字的后辈们来,一点一点的跟大家解释合同上的所有条款,老乡们有哪里不懂的,当场就能解释明白。

这个态度也感动了不少人,一个上过广播电视开大工厂的厂长,能不敷衍他们,主动做到这个步上,只有咱们自己的同志啊。

这还怀疑什么,犹豫什么,签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