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名刺的时候更是谦卑,只在李家的偏门递送,落款自称“后进末学”,将李邦彦呼为“公相老爷”。
即便如此,还得排队!
李邦彦宅邸的两处偏门,站满了送礼之人,有的从早晨等到正午都没获准入内。
“父亲,”高尧辅低声说道,“这李邦彦炙手可热啊,咱们的礼金还不到一万贯,恐怕他帮忙的时候不会尽心。”
“只能等着了,”高俅自我安慰,“咱有献徐州的大功李邦彦不用太卖力,收了钱帮忙提一嘴就行。这钱赚得容易,还能卖个面子,他是不会拒绝的。”
二人没啥交情,但也没什么过节。
高俅也根本不会踢球,他只会诗词书法和经商置产。
真正球技精湛的是李邦彦,各种娱乐项目样样精通,整日陪宋徽宗耍得不亦乐乎,高俅算是给李邦彦背了千载黑锅。
第505章 大明就是文王与武王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谢克家袖手说道:“‘大明’这个国号,应该跟摩尼教无关,出自《易经》里乾卦的彖传。只是经略与元帅别出心裁,竟然从经卷里面选国号,着实让人猜不透他们的想法。”
胡安国叹息:“元帅的想法很多,他着眼于变革,那天已经讲得很明白。就只不晓得,他变得有多大多剧烈,可不要像当年盲目推行新法才好。如今国家千疮百孔,万民已经不起一场大变法了。”
“一堆坛坛罐罐,摔破了也好。”翟汝文猛地来一句。
听他这样说,在场几位名儒都面露忧色,生怕翟汝文作为阁臣,也要支持朱铭大变特变。
翟汝文绝非纯学术型官僚,他二十二岁中进士,由于当时党争太过激烈,直接选择回家隐居十年,理由是父母身体不好需要侍奉。
后来被宋徽宗征召进议礼局,很快就得罪权臣被贬去收税。刚召回来给太子讲学,蔡党又举报他曾跟苏轼、黄庭坚交游,于是贬去地方做了十多年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