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岂不引人侧目?”
不考虑嫡庶,只论序齿排行,三小姐年纪最小,谨慎小心还来不及呢,搞得张扬了,外头会议论三小姐轻狂。
如意拿三小姐的名声压制赖嬷嬷膨胀的欲望,犹如打蛇打七寸一般,赖嬷嬷再也不敢提条件了。
如意也学着王嬷嬷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说道:“话虽如此,嬷嬷也别失望,听鹈馆和梅园不一样,那地方因靠近湖水,房子造的十分敞亮,房顶高,屋子里很少做隔断,通常一间房抵得上梅园的三间房。您搬进去,用多宝阁和幔帐做隔断,隔出两间,住的和西府一样舒服。”
“这多宝阁和幔帐,听鹈馆若缺了,嬷嬷可以起个帖子,送来我这里,我给您入册,给对牌,您再派人去颐园官中库房里领就是了……”
如意好说歹说,把赖嬷嬷哄走了。
说的她口干舌燥,咕噜噜一口气把已经凉的茶都喝了,正想着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里走一走,动一动,有来了回事的人。
来的不是一个人,是一串,都是颐园上夜的女人。
一群中老妇女,拿着颐园最低的月钱,干着最重最累的活。
一进来叽叽喳喳的,如意都听不清她们想要说啥,于是挂着笑脸,说道:
“有什么事,你们派一两人跟我说清楚,我能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我就东府问王嬷嬷的意思——总之最后能都解决对吧?你们这样一哄而上,我听谁的呢?听不懂,大家的事就一拖再拖,对谁都不好,是吧,你们谁来讲?”
众妇人议论了一会,最后穿绿的妇人站出来,高高的颧骨,黑红的脸颊,长的不咋好看,但口齿很利索,说道:
“今儿我们一起来,不是欺负如意姑娘年纪小,故意来找茬,实则没得办法了……”
原来,自打承恩阁“走水”事件,十来个洒扫上的、新买进来的丫鬟被帚儿连累,遭到了王嬷嬷的遣散,配小厮的配小厮,去农庄的去农庄,颐园洒扫上的就只剩下五六个妇人了。
颐园十里画廊,还有山水庭院,亭台楼阁,这五六个人怎么可能扫的完?
为了应急,王嬷嬷就要上夜的女人分了几班,临时顶上洒扫的班,当然,干两份工,她们的月钱也可以领双份。
一开始,大家都愿意,大冬天的,该落的叶子都落了,地上比较干净,随便扫扫就行了。
但是,一场大雪过后,就不是扫地的问题了,要铲雪啊!
每次下完大雪,都要清出一条可以走的路来。
一次还行,两次勉强,三次就干不动了。
尤其是围绕着长寿湖一圈的十里画廊,雪下面都是冰,铁锹都铲不动。
大少爷要定亲,颐园往后各种宴请是少不了的,松鹤堂的芙蓉姑娘今天说,必须把十里画廊的冰雪清理干净,否则,白白的一圈围着长寿湖,像一条白绫似的,不好看啊。
穿绿的上夜女人说道:“我们把路上的雪清出来就不错了,要是还管着十里画廊,我们就是上吊也顾不过来啊。”
作者有话要说:
如意:我要深耕基层。
王嬷嬷:不,我要你进阶管理层。
第四十二章 说甜言姚黄成师姐,来找茬慧语弹红桃
结了冰的雪有多难铲,如意当然知道,她在四泉巷长大,每次遇到冰雪,都是鹅姐夫、九指叔等壮年汉子们铲一早上才能铲完,像如意这种少女,挥着铲子只能在冰面留下一个白印。
现在颐园都是些上夜的女人们承担洒扫的差事,扫雪还行,铲冰确实太难。
如意说道:“这事我记下了,要你们铲掉十里画廊的冰,确实有些强人所难,我会和松鹤堂的芙蓉姐姐商量,看如何解决,在这之前,诸位只需把其他地方清扫干净,下雪路滑,若是因路面冰雪摔伤了人,诸位都脱不了干系。”
穿绿的上夜女人说道:“拿两份月钱,这是我们的份内之事,应该坚持做到底。只是,还请如意姑娘转告王嬷嬷,这个月做完,我们都不兼差干洒扫的活了,还是只管上夜吧,干一个月还行,再干一月,恐怕我们就要丢性命了,有命赚没命花,实在熬不住,还请王嬷嬷赶紧把洒扫上的人补齐。”
如意说道:“行,这两件事我都记下了,到晚上的时候,必定给大家一个答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