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昆池劫 第29节(1 / 3)

皇帝到底是看着陆朔长大的,对他就像是自己的子侄一般。他犹记得陆朔离京前丰神俊朗的模样,如今再见却是形容憔悴、伤痕累累,全无往日风采,心中不由得万分痛惜:“好好的孩子,出去一趟平白受了多少罪,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百年后朕该如何向你父亲交代!”

皇帝养尊处优,手指只有长年执笔留下的薄茧,跟浴血沙场的陆仲辉当然完全不像,但他此刻紧握着陆朔布满细碎伤口的手,竟然莫名有了几分“父亲”的感觉。陆朔眼前无端一热,迅速低头忍住了:“多谢陛下关怀……微臣没有大碍,都是皮外伤,养两天就好了。”

闻禅在皇帝身后发出一声清晰的冷笑。

陆朔:“……”

见皇帝看了过来,闻禅略一躬身,淡声道:“父皇和陆将军聊吧,儿臣先告退了。”

皇帝略一沉吟,却道:“你和雪臣留下,梁绛,去门外守着。”

梁绛带着侍从宫人们退了下去,闻禅和裴如凇俨然习以为常,陆朔却有些意外。他久不在朝廷,虽然也听过一点风声,说公主颇得圣上器重,没想到这“器重”竟然已经到了连军机要事都不避讳她的地步,甚至与那几个成年封王的皇子相比也毫不逊色。

先前和闻禅聊过一回,他的思路比刚回来时清晰不少,将武原发生的事从头到尾向皇帝详述一番,眼看着皇帝的脸色如断崖般越来越差,最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是想抓个手边的东西扔出去,好悬又忍住了:“你说的这些……有没有证据?”

谎报军功虽是大罪,但要是功臣宿将,皇帝往往会允许将功折罪,不至于真的要命;而通敌叛国乃十恶不赦,哪个皇帝也不会容忍眼皮子底下有这样的将领,一经发现,必然是死罪难逃。正因如此,所以皇帝处置起来格外慎重,即便陆朔与他关系更近,皇帝也不敢只听他的一面之词。

“铁矿的位置,还有萧定方手下负责与啜罕交易的将领,臣都可以提供;高龙川之战的胜败,只要问过参战的军士就能知道。”陆朔道,“每一件事都是臣亲眼所见,陛下可以派人去查证,若有半字虚言,臣甘愿领罚。”

皇帝神情阴沉,寒意如刀,拍了拍他的手背:“委屈你了,若萧定方真犯下了滔天重罪,朕绝不会放过他。”

陆朔低声谢道:“陛下明鉴。”

皇帝拧着眉,将目光移向闻禅。

公主很自觉地把话接了起来,响应得又快又熟练,比三省六部那些抽一鞭转三转的大人们可靠多了:“父皇想怎么查?明察暗访两条路,要么直接迎回陆将军,您下旨召萧定方回京,让三法司来审问;要么先按兵不动,派亲信到武原暗中查访,查清了再动手。”

这话看似周全,好像选哪条都一样,但细想就会觉得她圆滑得近乎狡猾。若皇帝心里还有疑虑,想给老臣留条活路,或是顾念萧德妃和她亲生的四皇子,就会选择把问题摆到明面上,给萧定方一次收拾首尾的机会;而如果皇帝满怀愤怒,只想知道真相,就选后发制人,这说明他对萧定方的疑心已经盖过了旧情,一旦查清,萧定方将再无翻身的余地。

果然,皇帝思忖了片刻,断然道:“先不要惊动他,朕倒要看看世受国恩的徐国公,背着朕究竟都做了些什么。”

所幸皇帝耳根子虽软,在大事上还能拎得清。闻禅继续道:“既然是暗中行动,派出去的人一定要足够可靠。倘若萧定方一党察觉到朝廷在暗中调查,不管是重金贿赂,还是杀人灭口,钦差顶不住的话,一切都是白搭。”

“还有一种最糟的情况,就是萧定方狗急跳墙,不顾家人死活,直接领着武原军反叛,他离啜罕同罗很近,不管与谁联手,朝廷都很难办。”

皇帝“嗯”了一声,觉得她担忧得不无道理,征询道:“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闻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皇帝:“怎么说?”

“陆将军没有把自己还活着的消息宣扬得满京皆知,这步棋走得很妙。”闻禅还不忘顺手捧陆朔一句,“如今武原军中恐怕都以为他已经殉国,正是萧定方警惕心最低的时候。父皇不如以武原大胜为由,召萧定方入朝封赏,先设法把他留在平京,再同时派人到武原调查,这样即便被同党察觉,也不至于有兵变之虞了。”

陆朔的表情微微扭曲,并不是很想接受她的赞许,皇帝仿佛听见了他的心声,数落道:“你还夸他,朕说过多少次不要以身犯险,我看他一个字也没往心里去!这回死里逃生全靠上天保佑,等养好了伤,北初,你给朕去觉慧寺里好生拜一拜佛祖。”

陆朔闷住胸腔里的咳嗽,忍气吞声地答道:“臣遵旨。”

“公主说的法子好,雪臣记下,回宫替朕拟诏。”皇帝问闻禅,“派往武原的人选,你觉得谁去合适?”

闻禅笑着推辞:“儿臣已经出了主意,要是连人选也插一手,未免太过逾越,陛下选个信得过的人就是了。”

皇帝看向裴如凇。

闻禅:“……”

裴如凇:“臣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