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25节(2 / 3)

去。

陈渊与魏王陈然、赵王陈炜,此刻坐在衙门官厅之中,一旁的保宁府知府吕昭原正在一旁陪着叙话。

鲍启春近得前去,说道:“末将见过赵王,魏王、梁王三位殿下。”

虽说魏王陈然已经被废为庶人,但因为整个巴蜀起事,主要打的就是魏王陈然的旗号,蜀将这会儿也保持着基本的礼仪。

陈渊问道:“我奉总督衙门之令,领兵驰援关城,最近几天战况如何?”

鲍启春面色凝重几许,道:“情况不太妙,朝廷京营兵马来势汹汹,更有红夷大炮和轰天雷为其所用,投掷城头,对我部造成杀伤巨大。”

魏王陈然点了点头,说道:“红衣大炮和轰天雷的确是京营攻城的利器,但也并非不可防御,此物虽然打出去以后,发声奇响,但只要藏于城墙掩体之后,足可抵挡炮火余波,然后再行反击,就能抵消京营汉军的攻势。”

陈渊脸上不由现出一抹思索之色,沉声问道:“现在是能否以保宁府城,抵挡得住朝廷兵马攻势?”

鲍启春面色凝重如铁,声音忧心忡忡,说道:“可以一试,但不一定能成。”

看成都方面的意思是,似乎想要放弃保宁府城,打算与朝廷兵马在剑阁和葭萌关决战。

陈渊道:“尽最大程度杀伤汉军,与敌决战于剑阁和葭萌关,可破京营几万汉军兵马。”

只是他白莲教的兵马,显然不能在这里充当炮灰。

而就在这时,外间传来阵阵雷霆轰隆之声,分明是京营汉军再一次发动攻势。

“赵王,魏王,可在这里叙话,末将这就前往城头,发动兵丁,对抗京营汉军。”鲍启春起得身来,目光咄咄而闪,沉声说道。

陈渊点了点头,道:“本王随你一同上城门楼看看。”

鲍启春道:“王爷,城上刀枪无眼,太过危险了。”

陈渊却摇了摇头,刚毅、沉静的面容似是怡然不惧,朗声道:“我也是主将,岂能躲于将士身后,也当前往城头之上,与众将士并肩杀敌。”

他主要是想看一下汉军的攻势,这城池究竟还守不守得住。

鲍启春见此,容色顿了顿,倒也不好多加坚持。

而后,陈渊随着鲍启春登上城头,此刻放眼望去,可见城墙不远处皆是京营兵马,手持军械,向着城头攻打而来。

“嗖嗖……”

伴随着一根根箭矢破空之声响起,京营兵马和蜀军两方厮杀,可见残肢断臂,鲜血淋漓,双方围绕着城墙展开争夺和厮杀。

京营兵马骁勇善战,舍生忘死,数次抢攻上城头,但蜀军也并非纸糊一般,直到暮色降临,伴随着铛铛之声响起,京营兵马仍没有杀上城头。

第1601章 甄兰:有就有呗……

……

蜀地,保宁府城

双方攻守之势绵绵不绝,几如潮水,就这样一直到暮色降临,京营兵马才徐徐而退,留下一地断指残臂的尸体和乱七八糟的军械。

京营,中军大营

谢再义一袭铁锁甲胄,正在与一众出征的将校正在议事,那胡子拉碴,满是风霜的脸上,神情粗犷,目光锐利。

“蜀军在城头上守城已有两日,依托城池,我军想要攻打城池,诸军将校还当奋勇争先,不可懈怠分毫。”谢再义浓郁粗眉微顿,那双清冷眸光逡巡过在场一众将校,沉声说道。

下方一众将校,面对着谢再义的训话,皆是齐声称是。

谢再义转而将目光投向一旁,问道:“红衣大炮这几天弹药消耗如何?随行一应军需辎重当中,火铳弹药可否充足?”

这会儿,一个身形魁梧的将校迅速起得身来,向谢再义抱拳了下,说道:“国公,火铳铳弹充足,足够大军半月所需。”

谢再义叮嘱说道:“此后还当继续囤积火铳铳弹,以备不虞。”

那将校面色一肃,拱手称是。

谢再义浓眉之下,眸光逡巡在场坐着的一众将校,沉稳声音当中就带着几许冷峭,道:“蜀地发生叛乱,牵连西南全域,我京营这次出征,当尽快抚平蜀地乱局,不可使蜀地战火蔓延至别地,以免酿成更大的祸乱。”

这是王爷没有来此出征,他独自领兵,定要将这场仗打好,不负王爷所托!

下方列座的将校,面上皆是现出凛然之意。

谢再义沉声道:“诸军明日三更,兵分三波,从早到晚,攻打城池,不给蜀军以喘息之机。”

随着京营大军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战事,马蹄声乱,兵卒往来不停,一股凛然杀伐的气势也向四方席卷而去。

巍峨高立的城池之上,刚刚打退汉军进攻的蜀军,这会儿正在清点伤亡,打扫战场。

陈渊内着黑衣,外罩一袭金丝软甲,其人神情威严,则是在与鲍启春几人叙话,或者说对今日城头上的这场战事,展开回顾、反思。

陈渊面容凝重如铁,眸光逡巡一众将校,朗声道:“今日战事,京营汉军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