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了,楼下的商场因为经营不善,也是门可罗雀,不少店铺都关门了。
从他们所处的停车场就能看出一些问题。破旧的地面长着几簇野草,角落里稀稀落落地停着几辆旧车,几乎没有新的车流进出。
大楼的外立面早已失去昔日的光鲜,标牌上鎏金的字体笔画剥落了好几笔。
“以前这边算是这一片的黄金地段,听说前几年对街开了一间新商场,客流几乎全被吸走了。”
季明川看着眼前的商场,眼神有些恍惚。
一些本以为淹没在时光里的记忆,故地重游时,竟然如此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宋夏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敏感地觉察到他的心情似乎有些异样,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两人一起走进大楼,发现关门的店铺比开着的还多。少数几家仍在营业的店面也是冷冷清清,店员靠在柜台后刷手机,见人来只略抬眼瞟一眼。
其实建筑内部的布局很不错,看得出以前应该繁华过,但现在,确实看起来没什么吸引力。
“大楼的内饰陈旧,灯光很昏暗,地上的瓷砖也翘了边,”宋夏指着墙壁上的鼓包和裂缝,“这些建筑都有年头了,需要精心的维护和打理,看来也有所欠缺。”
“嗯。”季明川的心情有些复杂。
里面的餐馆都关了好多,只有一间还开着,宋夏走到门口翻了翻菜单,价格也不便宜。
看样子堂食的客人不多,估计多做外送的生意。
“这种环境确实让人不想进来,”宋夏皱眉,“甚至会怀疑这里是不是安全。”
季明川点了点头,“这栋楼的租金没有优势,物业管理也很差,对商户来说根本没吸引力。店铺没几家,客人自然少。住附近的人就算有需求,也更愿意去对街的商场,或者开车去新城的大型商超。”
宋喜觉得奇怪,虽然政策没有扶持,但附近也不是无人区,怎么搞得这么荒凉?
季明川没说的是,他父亲对这栋楼有心结,早就有心出售,但他祖父不同意,在父亲的消极经营之下,这边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最后终于被他找到机会打包出售。
父亲不知道的是,这间商场最后落到了自己的手里。
两人参观完大楼后,并没有立即返校,而是决定在附近走一走。
他们注意到附近主要的居民是退休老人,和看中距离地铁站比较近方便通勤的上班族,消费力一般。而隔壁几栋新建小区倒是住着不少年轻住户,但他们大多更喜欢开车去新城更加现代化的购物中心。
但并不代表这里没有市场需求。
宋夏和季明川在周边转了几圈,发现这里的商业配套并不完善。
一个肉眼可见的特点,这边的快递驿站非常多。
宋夏推测:“这说明当地的购物需求没能被满足。网购固然方便,但他们应当确实需要一家大型商超。”
两人还特地去对街的新商场看了看,发现它的规模并不算大,面积甚至不如眼前的这栋老楼。
他们随便找了间小吃店吃东西,跟老板闲聊时,问起这栋老楼不论老板还是客人都频频摇头。
“那里以前还有不少实惠的店铺,后来关了不少。现在想买点什么,都去对街那家。”
有位大叔也附和道:“对街的东西也不多,价格又贵,我平时都上网买了,反正也送得快。”
宋夏留意到,一些老人正在附近的空地跳广场舞。但路边行人电瓶车来来往往的,经过那处都要稍稍绕道,可见也不是个正经的休闲场所,有点占道了。
他想,或许这里的居民不只是缺少购物便利,还需要一个舒适的公共空间。
回程路上,宋夏对季明川说:“既然附近居民对生活服务和休闲娱乐都有需求,是不是可以先从最基础的生活配套入手?比如增加一家实惠的连锁超市,或者引入一些接地气的餐饮美食?”
季明川点了点头:“是个方向。除了基本的生活服务,还可以利用大楼前的广场搞些社区活动,比如周末集市、夜市等,吸引更多人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