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俞悄把视频挂断了。
在叶幸司空荡荡的新房子里坐了很久,俞悄打开叶幸司的超话,映入眼帘是一水儿有节奏有安排的控评。
他又点开蜻蜓的app,找到叶幸司最新的那集短剧,轻喜剧略显浮夸的节奏,毫无亮点的表演,弹幕里却密密麻麻,全在玩梗,加一,喊“老公”。
那个盛产鬼畜剪辑的平台,现在去搜索叶幸司的名字,相关视频铺天盖地,标题却都打着“颜值向”,出现的也不再是一溜烟的“烂演技大赏”。
俞悄从没像此刻这样,这么怀念叶幸司的那些黑粉。
六月底,暑假档的第一批排片上线,《半地鸡毛》前期没怎么宣传,却以黑马之姿力压同期,在网上掀起讨论的热潮。
左槊的影帝身份有加持,少有的摆在明面上的同性题材吸引了大批观众,当代中年人无奈又琐碎的生活引发共鸣,男女权对吵将《半地鸡毛》的舆论热度提升到政治正确的层面,《半地鸡毛》的票房在上线第三天爆发式提升,在同类型片里拿到了惊人的数据。
而叶幸司在电影中颠覆形象的骨瘦如柴,突破自身的演技,令人又憎恶又心疼的自杀画面,让他继《天王》的段迟之后,讨论热度原地拔高楼,一跃而起。
与《天王》只在圈内的热度不一样,这次的叶幸司,是真正的火了。
全民议论。
连那些销声匿迹很久的黑粉们都纷纷炸了出来,哭叫着“不是他真会演戏了啊”?
而原剧组相聚一堂摆庆功宴时,叶幸司仍奔波于两个剧组之间,忙着拍摄手头的杀青戏。
后面的时间纪繁西没给他接剧本,因为综艺和访谈节目少不了。
俞悄去剧组接叶幸司回公司开会,下车的时候,门口蹲着一小群粉丝,举着叶幸司的名牌,尖叫着围上来。
叶幸司戴着墨镜口罩,被保安护着低头迈进公司大门,步履匆匆,一个眼神也没有多加施舍。
第77章
俞悄在公司门前停下了。
叶幸司的背影高大挺拔,每次走在人群里都是最醒目的那个。
做助理之后,看得最多的好像就是背影。
拿东西、跟随保护、挡狗仔、跟着艺人的脚步走,在需要的时候当墙、当棉袄、当置物架。
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永远站在离艺人最近的地方,又永远不会被关注。
原来已经红到可以无视粉丝的地步了。
俞悄回想起无数个叶幸司的背影,想到他在红毯上无奈又宠粉的那个拥抱,倒是没有了当时那种微妙的陌生感。
也不是指责。
只是纯粹的感叹,感叹于叶幸司对于火起来这件事,适应得如此之快。
会议是什么内容,俞悄没进去听。
没身份,也没兴趣。
反正他也左右不了什么。
如今的叶幸司如日中天,纪繁西野心勃勃,一个敢接一个敢谈。整个公司如同一架战斗机器,以叶幸司为核心,上下一心创造奇迹。
好像演艺圈的天是被这群人撑着的,叶幸司一部资源没拿到,这老破内娱就得解散了。
他在纪繁西办公室里玩手机,公司群里白天搞了份文章,让所有人都转发。
是某个知名公众号的娱乐圈专栏,也不知道收多少钱,给纪繁西写了一大长篇访谈,标题夸张又震撼——《顶级经纪人:我的职责就是为观众“造神”》
访谈内容穿插着一张张精美照片,纪繁西话里话外恨不得把自己描述成圈内诸葛亮,好像她是带着使命降临在这个浮躁乏味的时代,她的心里只有两头:一头为艺人的梦想保驾护航,另一头为观众塑造精神偶像。
俞悄看着这些文质彬彬的用词,想起纪繁西平时对那些艺人破口大骂的模样,发自心底地笑出了声。
尤其是访谈里有关经纪人身份认同的那几条问答。
纪繁西:其实在我个人看来,经纪人这种身份,包括助理,还有很多工作人员,都是要把自己“埋起来”的。
公众号:像古代的“幕僚”。
纪繁西:对,因为我的艺人擅长的领域很多都不一样,想要发展的方向也不一样。我的工作就是帮助每个人找到他们最适合的路,根据我的经验提供参考意见。
公众号:会左右艺人的决定吗?
纪繁西:我们永远不会真正的左右艺人,去代替艺人做主。因为经纪人去经营的对象就是艺人,所以重点永远是艺人本身,而不是经纪人。
公众号:艺人会有“不听话”的情况吗?观念有冲突的时候经纪人会怎么处理?
纪繁西:当然会有,叶幸司就是最不听话的那个(笑)。他以前一直不温不火,我很急,因为他条件真的很好。但幸司非常倔,他只想当演员。我跟他聊过以后就说好,那我们就做演员。只要艺人的方向是对的,我自然是支持和尊重的。
公众号:所以有了《天王》里的段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