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侯老师请客,要说最高兴的,不是来蹭饭的蓝、王、郭、尚,也不是上门做客的林朝阳和陶玉书两口子,而是她家两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侯老师有两个女儿,一个在上高一,一个在上初二,听说今天许灵均要来家里做客,都很兴奋。
从林朝阳出现就一直盯着他看个没完,虽然看样子与想象中的许灵均有差距,但这毕竟是写出《牧马人》的许灵均。
说起林朝阳如今在国内文坛和读者群体当中的名气与地位,其实很有意思。
总的来说就是作品少,名气大,有点类似于后世娱乐圈的偶像明星。
尤其是《牧马人》是披着伤痕文学的外衣写杰克苏,收获了一大批的青少年女性读者,让林朝阳在这个群体当中的影响力达到了远超同行的水平。
当着陶玉书几位老师的面被小姑娘盯着看,林朝阳感觉有些别扭,侯老师也发现了他的不自在。
“伱们两个,别老这么看人家,有点礼貌!”
“不碍事,不碍事。”林朝阳笑着说道。
两个女儿被侯老师训了一句,眼神不敢那么肆无忌惮了,但仍偷偷摸摸的观察。
侯老师家摆不下大餐桌,一群人用餐都是在小茶几上,因为人多,蓝、尚两位老师和侯老师的两个女儿只能围坐在旁边的床上和凳子上。
尽管用餐条件逼仄而艰苦,但大家的兴致却很高。
陶玉书在燕师大中文系是出了名的好学,成绩又好,不仅人长的漂亮,情商也高,一直是系里老师们最喜欢的学生。
今天她带着丈夫来做客,林朝阳说起来跟大家也是半个同行,都是搞文字工作的,话题聊的十分热络。
今天这顿饭就来源于侯玉芬给《小鞋子》写的那篇评论文章,大家聊着聊着自然就提到了《小鞋子》。
王老师是几位老师里年龄最大的,他抿了一口酒。
“我觉得小说里小狗子和妹妹的形象处理的是近些年我看过的少见的饱满形象,不仅是充分的展现了孩童特有的纯真与善良,也体现出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责任感。
朝阳在处理这两个人物时的对话和动作举止都充满了真情实感,丝毫没有违和感。我特别喜欢朝阳对小狗子最后输了比赛含着眼泪望着冠军的那一幕,处理的太好了。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不光是感动,还有心疼,但又让人感受到一股不屈的力量。
美!写的太美了!”
王老师点评着小说,忍不住摇头晃脑,说到最后又抿了一口酒,自得其乐。
他的情绪感染了周围人,大家回想着看过的小说内容,心中认同他的说法。
“我觉得最喜欢朝阳这部小说的地方是他对乡土社会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的描写,学校生活、邻里生活、集市这些场景的细节描绘特别到位。”蓝老师说道。
“不不不,朝阳这部小说做的最好的地方实际上是那种细腻的情感,它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让你忍不住沉迷其中,掩卷之后的回味才会让你感受到那股澎湃汹涌的情感。”
“我认为这部小说里最大的亮点是朝阳利用巧妙的对比和反差构成了成人世界的复杂与孩子们的纯真,让这部小说在走上了哲学的高度。
但它的哲学又并不说教,润物细无声一般就进入了读者的内心。”
几个老师喝了点酒,似乎把今天的聚餐当成了《小鞋子》作品座谈会,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
林朝阳这个作者当面,愣是一点话都插不上。
第82章 我才多长时间没来
在这个尚未被名利腐蚀的时代,燕师大筒子楼里吃饭时几位老师的表现很符合中国人对于知识分子形象的想象。
从侯老师家出来后,林朝阳忍不住叹了口气,世界变的多快啊!
“叹什么气?”陶玉书问他。
“我在可惜。”
“可惜什么?”
“几位老师光是嘴上说,也不知道把那些想法写出来发表,给我的小说壮壮声势。”
陶玉书被他逗得哈哈大笑,“美死你得了!”
“他们也能得稿费不是?这叫互惠互利。”
夫妻二人说说笑笑,伴着星光返回燕园。
又是周一早晨,图书馆门口一大早便排满了前来占座的学生,最近燕京的天气越来越热,来图书馆的学生们好像也越来越多,不少人手里还提着早饭,看样子是要一边学习一边解决早饭。
杜蓉看着门口乌压压的人头,心头哀叹一声,这一上午有的忙的。
一上午,前台忙着登记、书库忙着找书,大家都有各自的忙碌。
林朝阳今天在六楼书库,忙的想摸鱼都没时间,内心迫切的期待暑假的到来。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终于有了点休息时间,他握起笔写了会儿小说,还没等进入状态呢,下班了。
收拾好东西下楼,刚走到门口就看到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