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衍用糯米粉和了好大一块面团,用三分之一来做薄撑,三分之二用来包饺子。
陆衍到菜园子里摘了莴笋和胡萝卜,削皮剁碎,再把剁碎的五花肉加在里面和莴笋粒胡萝卜粒一起搅拌,用五花肉或者半肥瘦的肉来做饺子其实会很好吃一点,油多一点吃起来特别香。陆衍包饺子喜欢先把料炒香再包饺子,不用炒得太熟,断生就可以。
包饺子是全家一起有趣的活动之一,一家人围在一起,白和阿离是个细心的人,包的饺子皮薄陷大,形状也好看,陆衍包的还行,只是偶尔拿面团时没把握住面团大小,包的饺子有些大有些小。翎和月做的饺子都是偏大的,一口吃不掉那种,妹妹则是在玩,陆衍分了一点面团子让她玩。
全家人都偏爱煎饺,于是陆衍就全部用来做成煎饺,锅里放多点油,还得注意火候,中小火最好,饺子下油锅煎至煎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也不怕里面的馅料不熟,包饺子之前炒过一遍了。煎饺一定要把两面煎得金黄色,表皮酥脆,里面丰满多汁,一口闷特别满足。
馅料还剩下三分之一刚好用来做薄撑,锅用油刷一下,把面团揉搓出一张大大的面皮,把面皮放到锅里煎,再把馅料铺到面皮上,待底下的面皮煎金黄色把面皮翻过来盖住另一边,就这样的动作翻两遍,薄撑有个三四层的面皮就可以了。
除了薄撑和饺子,阿离和翎还烤了鹿肉,陆衍赏脸吃了两块,为了避免太撑,他只吃了两块小的淮山,其实他煲汤更喜欢晒干的淮山口感,等明年秋天淮山种起来,他就可以多晒一些淮山干用来煲汤了。
今晚的煎饺做得很好,一口下去,汁水和油爆出来,饺子皮又香又脆,吃完饺子再喝一口汤,人生都觉得满足了。薄撑的馅料特别足,一口下去感觉全是料,薄撑皮酥酥脆脆,还有糯糯的口感。
第56章 丰收季
在豆腐乳、豆豉、豆瓣酱、老干妈这些用黄豆做的酱料都在自然发酵的时间,八月已经悄悄过去了一半,漫山遍野的枫叶变得橙黄色,田里的作物依次进入了成熟期。
今年的红薯产量比往年还高,又甜又粉的口感,还能饱腹已经被白虎族的长老议事们记作为主食,用红薯做的红薯馅饼、红薯汤圆、红薯糖水都深受雌性和半兽人们的喜爱。兽人则是更偏向蒸红薯或者烤红薯多一些,陆衍刚把红薯采摘完,就做了一顿红薯宴。
用红薯磨了一批粉浆做成粉条,豌豆炸了一小碗,酸豆角切粒,和剁碎的猪头一起翻炒,做个酸豆角肉末备用。碗里先调个酱汁,盐、酱油、醋,陆衍做的辣椒油和剁辣椒放上一勺,加半碗水搅拌。烧开水下红薯粉条,烫熟捞出来放调好酱汁的碗里,煮熟的红薯粉是完全透明状的粉条,再刚烫过粉条的锅里下一些青菜烫熟捞出放粉里,再放一勺炸的豌豆黄和酸豆角肉末,这样做的酸辣粉,酸辣开胃,陆衍自己做的辣椒油特别香,香辣十足。
红薯上锅蒸熟,剥皮捣烂,加入糯米粉和成饼,到锅里煎,不需要另外加糖,陆衍尝过今年丰收的红薯,个大还甜。
红薯切成条,放到锅里油炸,炸至金黄色捞出,锅里倒少许油一大块糖,慢火把糖完全融化后一直搅拌到粘稠状把刚炸好的红薯条倒入锅里,快速翻炒,热乎乎的拔丝地瓜出炉。
陆衍没有做汤圆或者红薯馅饼之类的,就是阿爸在烤肉的时候让他帮忙烤了几条地瓜,毕竟吃甜的还是很容易腻的,酸辣粉倒是做了一大罐。
陆衍只用了小部分的红薯产量来做成红薯粉,留了一小部分做来年春种的种子,其余都放在了地窖,毕竟红薯这种东西蒸和烤,亦或者拿来做甜品的馅料都很好。
接下来是采摘冬瓜和南瓜的时候了,冬瓜和南瓜现在部族已经许多人种植了,陆衍分出去了一些,但还是占了地窖很大地方,陆衍切了一个最大的冬瓜晒了冬瓜干,这个冬瓜晒干还是别有一番滋味的,用来蒸排骨或者和猪肉剁碎了蒸肉饼都十分美味。
收成的是冬瓜和南瓜,所以晚餐的主食就是它们。冬瓜连皮洗干净切块,胡萝卜去皮切块,菜干还有猪骨一起熬汤,冬瓜皮有清热解暑、利尿祛湿的功效,不切皮更好。
冬瓜肉末的做法很简单,猪肉剁成肉末,锅里放油下肉末炒出油脂,炒出香味,再放葱白、蒜末、干辣椒翻炒出,再把切成片的冬瓜倒入锅里翻炒,加入适量的水盖上盖子焖。
按照阿爸的口味,陆衍还做了个红烧冬瓜,冬瓜去皮切成厚一点的片片,锅里放油把冬瓜炒到微微发软捞出,锅里倒油放糖,炒出糖色再倒入冬瓜翻炒,加盐、酱油和清水焖直到冬瓜变软收干汁水再装盘。
冬瓜的菜做好了,南瓜的菜式让陆衍微微发愁,最后只是吧南瓜滋掏出来洗干净晾干,南瓜去皮切块和新做好的腊排骨一起做了个南瓜腊排骨煲。
说到腊排骨,陆衍今年很豪气地杀了两只大猪,做了腊肉腊排骨,腊肉还分开了瘦肉和五花肉,晒了整整一院子的腊味。
剩下的边角料和猪蹄猪脚也没有浪费,红烧猪蹄、酸菜猪大肠、韭菜蒸血肠、陆衍还费心思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