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这个世界的玄学力量,言出法随,刚刚决定承办此事,源氏就寄信过来——葵姬怀孕了。
他对此十分欣喜,去左大臣家中的次数也变多了,还带着淑子抄录的不完整的手册,交给了葵姬的母亲,也是桐壶院的三妹妹,说是女官整理的,可以参考一试。
至于他自己看手册——想什么呢?这种丈夫过于关注妻子,还要照顾生产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在面子大过天的源氏身上?
有时源氏只能给二条院写信,让紫姬不要介意。
事实上,即使已经到了时下可以结婚的年纪,紫姬也并不怎么过分在意这些。她还是一派孩子心性,与其说将源氏当做侍女口中的丈夫,更多的是将他看做兄长与老师。
这时候的她就像现代的中学生一样,每天在源氏和淑子布置的大量学业中勤勉练习各种才艺,空闲的时候和侍女们玩娃娃看话本,全身洋溢着少女的天真快乐。
在作业够多的情况下,她是没有乱七八糟的想法的,只想请两位老师高抬贵手。
而淑子更不在意源氏的后院,只要不和敌人扯上关系,懒得管他。
她只想自己变得更优秀。
淑子每日在十二单里步行上万,疯狂消耗卡路里,马不停蹄地陷入了新的工作旋涡中——新的斋宫和斋院的出行仪式。
每当皇权交迭的时候,皇族的女孩都会被筛选,到斋宫和斋院祈福。
根据法师占卜,朱雀帝登基后,皇太后和桐壶院的三公主即将赴任贺茂斋院,前皇太子与六条妃子之女即将赴任伊势斋宫。
前者先行。
皇太后在两个女儿中最疼爱的就是小女三公主,公主即将赴任,她和桐壶院都异常不舍,但是规定如此,也是无可奈何。
因此,公主的赴任必须尽善尽美。
想不到吧,皇太后除了生育皇太子,还生育了健康漂亮的大公主和三公主,甚至还有早夭的二公主;她自己也尽心侍奉皇帝三十年,也难怪当初面对藤壶皇后心中不平。
不过要怪的就是世道,当初皇太后以身份高贵霸凌欺辱桐壶更衣;之后藤壶女御也以皇族出身和宠爱压了皇太后一头。
反正现在,皇太后才不想管上皇夫妻俩,只想在儿子的荣耀里作威作福,给女儿们捞好处。
淑子头都大了,按照皇太后的狮子大开口,这仪式规格盛大得都要赶上朱雀帝的登基了。况且后面还有斋宫的上任,那还是桐壶院疼爱的早逝弟弟的独女,实在不好厚此薄彼。
况且以她对皇太后的了解,今日答应了她,明日,后日,大后日,皇太后的要求只会越来越过分。
皇太后的生日、她娘家右大臣的晋升、未来右大臣家的尚侍进宫、皇子皇女的出生……难道要一次比一次盛大吗?
在仪式上退让后,在其他地方,淑子是不是也要一步步让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起视四境,虎狼四顾。(注)
淑子写了两封一样的折子,一份送到了桐壶院,一份在皇太后回家归宁的时递交给了朱雀帝。
“由于身份特殊,且为民祈福。斋院入社仪式,比前朝规制扩大三成,并在本朝实行,斋宫入社仪式一同,在下一朝视国库调整;其余盛典规制,子承父制,不宜改动过多,以示孝道?”
淑子听着朱雀帝的声音,默默低头,想着他可能的问话。
万万没想到,一向遵从母亲和外祖意愿的朱雀帝,没说什么,思考了一会就批复了同意。
“典侍言之有理,子承父制,以示孝道是万古不变的真理。”
在他温柔的语调中,淑子发觉,朱雀帝对皇太后的不满比她想象得多。
她的思想传播也比想像得更加困难,必须徐徐图之。
三公主上任之前,朝中举行了百年来最为盛大的祓禊仪式,为三公主和国家祈福。
当天,京都鳞次栉比的商铺都挂上了招展的彩旗与经幡,街道上百姓人山人海,只为了一睹游行的子弟风采;被挑选出来的身材挺拔的禁卫军们也穿上了最为鲜亮的铠甲,努力维持秩序。
京中的大大小小贵族也都凑了上来,一睹盛大的仪式和源氏大将的风姿。
本来这些事情和紫姬没什么关系——源氏一开始是不愿意让她看见外面的世界的。
但现在紫姬的父亲已经知道了她的去处,紫姬与父亲的通信中知道了这件盛事,又被淑子鼓励,更加好奇了。
在淑子的游说下,源氏勉强同意了紫姬坐车出去看看,并准备好了一辆低调不起眼的牛车,让紫姬的乳母侍女们随侍,丝毫不得有失。
出发当天,紫姬还没有坐上自家的灰扑扑小破车,就被二条院门口一辆华丽宽敞的牛车吸引住了。
“哇——”
纵使不爱攀比,但看着眼前装饰着各色绸缎,连木头都闪闪发亮的大车,紫姬也超级羡慕。
感觉这健壮的牛都是天上的神牛呢。
门帘被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