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七零极品大妈看到弹幕后 第22节(2 / 3)

听到孟美兰松口,孟喜霞假装绷着的脸立刻露出了笑容:

“我这不是难得有机会可以回报下三姐你的好嘛,自然是得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了!”

孟喜霞一直以来都觉得她家欠孟美兰的恩情太多。

例如十年前那场大饥荒,当时如果不是孟美兰时不时拿自家的口粮接济她们家,孟喜霞都不敢想象她家现在会是什么样,毕竟在那三年里,她们孟家村有不少人家都出现了饿死的情况。

一碗小米粥能够拯救一条人命,从这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粮食有多紧缺。

而孟美兰家里那会其实也并没有很多的粮食,日子同样过得非常拮据。

那段时间里,孟美兰家之所以每月还能定时分到一点口粮,主要是为了确保钢铁厂的生产活动可以正常开展下去。

毕竟钢铁厂里的工作很多都是繁重的体力活,有些活的艰苦程度甚至堪比煤矿工,所以自然得尽量确保员工的体力不出问题。

孟喜霞这些年心中一直都记着孟美兰对自家的恩情。

她但凡进城来看孟美兰,每次或多或少都会给孟美兰带一点东西,有时是一把山里摘的新鲜野果子,有时则是她特意腌的咸带鱼。

这次能给孟美兰送上两块猪肉,孟喜霞心里其实是高兴得不行。

她觉得自己总算不用再白占她三姐孟美兰的便宜,以后也可以反过来对孟美兰好了。

孟美兰收下猪肉后,便让王金凤先拿到厨房里搁起来。

她和孟喜霞算起来已经快有三个月没见面了,姐妹俩这话匣子一打开,自然是忍不住都聊起了自家最近都发生了什么事。

得知林清雨已经和赵立柏订下婚约,孟喜霞当即笑道:“这可敢情好,两家都是一个大院的。清雨以后想要回娘家了,直接出门迈两步就到了。”

孟美兰:“可不是嘛,而且说句实话,赵立柏那小子在做人和做事方方面面,确实也没得嫌。”

“咱清雨也不差呀,能看上他小子,是这小子有福气。”

在孟喜霞看来,自家侄女那么优秀,如果真放出风声要找对象,那她姐孟美兰家的门槛指不定都能被人给踩烂了。

而孟美兰听到妹妹孟喜霞这话,也忍不住笑了,她望向孟喜霞道:“等元宵那天,你和你家那口子可千万得来喝一杯喜酒。”

“那还用说,我侄女的人生大事,我自然不可能错过呀!”孟喜霞朝孟美兰开玩笑地说道,“就算三姐你没邀请我,我都得自己偷摸着过来沾沾喜气,好让我家月眉也能早日找到个如意郎君。”

孟喜霞的女儿名叫孟月眉,孟喜霞已经打算这两年开始为她张罗婚事。

“对了,三姐,正月摆酒结婚的人可不少,你们找好那天掌勺的厨师了吗?”

孟美兰:“已经安排好了。赵立柏他爸赵忠海不就是我们钢铁厂食堂的大厨吗,他让他大徒弟那天过来操持厨房的事。”

赵忠海和林满阳一样,也是49年那会转业的抗战老兵,不过因为他在部队是负责后勤的炊事班班长,所以钢铁厂就将他安排到了食堂当大厨。如今厂里食堂掌勺的那16个厨师,都是他带出来的徒子徒孙。

“哎哟,这可真是省下不少事。”孟喜霞高兴地道,“看来我元宵那天可是要有口福了!”

孟美兰闻言,笑着打趣道:“你前一天晚上可别吃得太饱,这样肚子才能空出位置来。”

孟喜霞故作惊讶地睁大眼睛:“哎哟,三姐,你这脑瓜子咋这么聪明呢?你要不说,我都还没想到这事!”

她说罢,自己都被逗笑了起来,孟美兰和王金凤等人也是忍不住跟着一片笑声。

虽然孟喜霞心里很希望和自家三姐多待一会,但她今天带着儿子进城来,除了要给孟美兰家送猪肉外,还得给家里添置好过年要买的东西。

所以,在和孟美兰说笑了一段时间后,她便向孟美兰提出了告别。

孟美兰也知晓孟喜霞和孟启江在买完年货后,还得去找村里的牛车汇合,所以也便没有再三挽留他们,而是将他们送到了前院的大门口。

孟美兰一行人站在大门口话别时,马秀娥和她儿子李向南正好从外面回来。

孟喜霞和孟美兰长得有五分相像,再加上她之前也来过大院,所以马秀娥知晓孟喜霞是孟美兰的亲妹妹。

看到孟喜霞和孟启江俩人背后都背着个竹篓,而且穿着打扮也很俭朴,马秀娥和李向南眼中瞬间都闪过一抹鄙夷和不屑。

因着如今的形势,母子两人倒是不敢直接喊出“泥腿子”或“乡巴佬”这种歧视话语。

但是,在经过孟美兰她们身边时,马秀娥故意朝儿子大声说道:“向南呀,还好咱家的那些亲戚不会厚脸皮地上门来打秋风,不然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李向南眼珠子一转,立刻附和着讽刺道:“妈,没办法,这人跟人的差别呀,有时候还真就是那么大!”

马秀娥和李向南说话时,眼神还要故意瞥向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