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控制的。
客观上讲,傅王如今的选择,的确是最上上之策。
有时候,有些事背后的深意当不得太过计较,只要结果能皆大欢喜,又何必非要破坏这其乐融融之象。
叶西在御膳房待了一个多时辰,倒也没怎么忙,反倒是一直和后面赶来凑热闹的皇后说话了。
这位温婉娴静的皇后比她的丈夫态度还要温和,而且两人聊的不是什么吃喝之事,竟然是些家长里短,且多围绕皇后的小叔子宋峤展开,还尽是一些他少时的窘事。
叶西都险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其实这一家子不是皇室人员,而是民间普通百姓家吧?
不过就算大家都很接地气儿,那对着他这么一个外臣,也不该聊这些自家的事吧……
最后叶西晕晕乎乎陪着这皇室一家用完一餐丰盛的地瓜全席,跟着其中一个回了家,晕晕乎乎地又借了一道圣旨。
听着传旨的太监念完最后一个字,叶西还没缓过神来:“皇上又赐了我个官?”
太监捂嘴笑道:“叶郎君,瞧您这话说的,您为天下百姓做了这么多善事,可不是理应留在咱这京都,为皇上效命么?”
他如今是皇帝看重的爱臣,太监也有意卖好,便提点道:“这屯田司郎中乃从五品之职,司中勤勉持俭,工部侍郎大人见天的夸,不过叶郎君兼着的工部司员外郎,亦是个好去处。”
明白了,屯田司又穷又累还经常挨上司检查,工部司这太监虽然没说,但想必是比较清闲有油水。
第106章
既然都有人提醒了, 叶西想想还是准备先去工部司,于公,他是先被授了工部员外郎一职的, 不去有些说不过去, 于私,他在屯田方面懂得实在有限,也不敢去人家班公面前弄斧。
皇上待他是一如既往的宽厚, 圣旨里不说提都没提任职时间一回事, 私下里还暗示过让他好好看一看京都的人情风物再说。
不过自打回了京都, 本无事在身的宋峤竟也忙碌了起来, 偶尔还会进宫面圣, 虽然行事从不避他, 但叶西也不好直接过问, 也就随他去了。
只是这样一来,他在京都无亲无友,整日待在王府也是闷得慌, 想想还不如去上班点卯。
宋峤对此感到很是歉疚,摸摸他的头道:“不若我叫管家陪你?我几年不回京都, 当时记得的好玩的东西, 这时约莫也都不时兴了。”
其实从前在京都时, 他哪里在意过这些东西, 只怕就算没有外出几年, 旁人问他京都之中的乐趣之处, 他怕也答不上来。
叶西摇摇头, “不用, 你忙你的, 我又不是小孩子, 自己想玩随时去就是。”
虽然这样说,叶西还是提不起什么兴致。
只是话都说出来了,如果不出去玩两天的话,宋峤肯定以为他是在闹脾气,叶西只好请管家帮他找辆马车,叫车夫拉着车在城中随意逛了几天。
城中到处是热闹,叶西还在大街上看到了大白天撑伞的郎君娘子,人数还不少,问随行的两名小厮,才明白过来,北楚人爱美尚杰,喜欢敷粉涂脂,不论男女,脸上都要摸得白白的才算美,白日里出门时,也喜欢撑伞遮阳。
护肤意识比后来那些现代人也不差了。
原本把雨伞拿来遮阳的人还不算多,毕竟个头不小,随身带着并不方便,而自打他家的折迭雨伞出来之后,这些爱美的郎君娘子们可算是见到了福音,再也不用顾虑这些,把折迭伞随身一带就出门了。
于是这折迭伞在继遮雨之后,又叫京都人士开发出了新功能,现在不论晴天雨天,大街上撑着伞的都随处可见,俨然已经成了一股新的流行。
大家互相攀比着,用不用是一回事,但若说谁手里头没把折迭伞,那肯定就是大家嘴里不懂时兴好物的俗人了,没有谈得来的地方,他们不兴和这样的人玩。
两名小厮一边说着,一边拿眼睛偷瞄叶西。
传言都说叶小郎君年少英才,是神童一般的人物,他们还觉得是那些人夸大其词,如今一见,才知传闻一点都不夸张,甚至还觉得那些赞美之词太过朴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