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借的。守城你有这份心,岳父心里已经很感激了,不能凭白拿你们的钱。”
“都是自家人,岳父您这样说太见外了。我爱惜隆哥儿,自当也要爱护他的家人。”
“父亲您就别想钱的事了,只管想想两个小的。往后他们要是也能念书不好么?”
那当然好。谁家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
于大有说回去琢磨琢磨。
于庆隆知道这事有谱,便快速拉着方戍回去取钱,又跑了趟打谷场。
这会儿能交税的都差不多交上了,没差几人。他们把王伯那几户的税钱交了,却听到牛大人也说了相同的话:“这钱真借出去了可难要回来。”
方戍说:“人命关天。”
牛权点点头:“这位方夫郎,可方便说说你今日画的这个格子计税法是谁教的?”
于庆隆还真不知道历史上是谁第一个想到做表格,只得说:“是我自己想到的。这个格子不止能用到计税上,还能用在记其他事情上。主要就是简洁方便。”
牛权说:“确实方便,省了我们不少的时间。今日多谢二位。”
方戍跟于庆隆不约而同抱拳:“牛大人客气。”
二人说完告辞离开。牛权再次瞅瞅记录的表格……
这东西要是用在他们镇守大人军队的账册上,也必定十分便利。
-----------------------
作者有话说:方戍:[可怜]
庆隆:咋的了夫君?[墨镜]
方戍:夫郎你往后会不会休了我呀,我好没用[爆哭]
庆隆:不能,休了你我的话本子都卖不出去[捂脸笑哭]
方戍:这一定是老天爷关照我[求你了]
庆隆:今天我要饭,姨姨们,求助力一头奶牛[让我康康]
第74章
交过田税之后, 地里便基本没什么活了。该收的早都收过,该捡的也捡完了。但这时候还不能休息,大多数人家还会想办法再多打些柴备着, 这样总好过到了冬天遇上大雪没柴烧。
于大有跟于庆家每天都会进山打柴, 还有方丁满跟方山, 一共四个汉子, 组了队似的到点就一起出门。
而于庆业则会跟白晚秋一起,到方家来做手工。
于庆隆把新的绣图画出来了,还有情侣包的款式也画了。堂屋里的夫郎和媳妇儿们在忙活, 于庆业就坐在一边加工木头。
但这回不是做笔筒, 而是做其他东西。于庆隆没说是什么, 只管给于庆家也画了图, 让他帮忙弄。
于庆业将一块平整的板子钉在两块梯形的斜板上,咋看也没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说是凳子吧, 它一头高一头低。说是梯子吧,没有这么小的梯子。
而且它格外简单,就是三块板钉到一起, 于庆业感觉这玩意儿是个人就能弄。他不禁担心道:“小弟, 这东西能卖么?”
于庆隆说:“八成是有些难。就算卖肯定也没有笔筒那样好卖。”
“啊?”于庆业更不理解了, “那咱做它干啥?”
“给我和守城用。”于庆隆小声说,“这叫暖脚踏。你先别告诉他。他长时间坐着看书怪冻脚的, 弄这个脚踏加上棉花包,脚放进去就不冷了。不过说起来, 二哥,我还想打个炕桌,你啥时候有空帮我选料子做个方炕桌成吗?要大点的。”
“这有啥不成?地都收完了,时间还不有的是?你想要我这几日就能给你做出来。那咱们这次不做笔筒了?”
“这回不做了。你只要帮我把这个脚踏做出来, 再给我做张方桌就成。但我那方桌可能不大好做,我要做抽拉的,或者子母桌。等我画完了图你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