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在,没必要说得这么详细……你之前和我说的那个关于‘薪火相传’的故事不就挺好的?”
“薪火相传?”
“pay it forward呀。”沙柏抱着他的腰,再次打了个哈欠,“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把善意传下去。”
“啊……”程叙想起来,他决定拒绝alex后,曾把自己大学时的一段经历当作睡前故事讲给沙柏听。
当初逃出家独自去大学时,程叙身上只有自己偷偷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几千块钱。
交完第一学年的学费后基本没有剩余,他是主动和家里断联,没办法申请贫困生助学金,只能靠闲暇时勤工俭学。
程叙刚从高中象牙塔出来,最开始能找到的都是快餐店店员、活动布景搬运等没什么技术门槛的工作。
后来专业课程需要用到电脑,学校机房又总是抢不到位置,他在校友群里看到有即将离校的学长出闲置的二手笔记本,咬咬牙从生活费中省出三百收了一台。
从拥有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到开发出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软件,程叙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准确来说并非完全属于他自己,是基于开源项目的二次开发,由于原作者使用了it协议,程叙甚至可以将软件卖出去,因而他轻易地得到了一笔以往需要打工至少两个月才有机会拿到的收入。
这对程叙而言无疑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第一次发现这个世界是竟然还有人一直致力于技术开源这样无私的事业,他想找原作者道谢并给对方分成。
但那是一名外国作者,分享主页没开通留言功能,只在项目文档里留了一个用于反馈和建议的邮箱。
程叙用自己刚过四级的应试英语加上翻译器,给原作者写了很长的一封邮件,大意是谢谢对方的无私开源,让自己赚到了学费的一部分,得以继续自己的学业,希望能得到对方的联系方式和银行卡号,想将收入的一部分支付给他作为报酬,最后还附上了自己的软件以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邮件发出去收到了一封默认的感谢回执,除此以外便没有更多了,程叙最开始会每天登邮箱看一眼,但久而久之他意识到,或许因为对方每天都能收到类似的邮件,根本不会回复,又或者那个邮箱已经不再使用,毕竟项目在很多年前发布,且许久没有更新了。
然而又过了小半年,在程叙都差不多已经忘记这回事时,却意外地收到了作者的回复。
对方首先表达了歉意,称自己前段时间工作繁忙,将近半年没登陆私人邮箱,因此直到现在才看到程叙的邮件。
随即他说,很高兴项目能够帮助到程叙,但同时婉拒了程叙想要支付报酬的举动,称自己选择“open urce”的那一刻起,已经决定放弃关于该项目的所有盈利,而是让其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程叙只是其中之一。
他还认真看了程叙的软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几个小问题,同时也夸奖了程叙:虽然从你现在的代码来看,有很多冗余和错误的地方,但作为初学者,你的开发思路很好,很多算法的设计甚至让人耳目一新,希望程叙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很期待看到程叙的未来。
邮件的最后他说:pay it forward,not for
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具体的细节程叙早记不清,但回忆起来,那句话就像是一颗种子,扎根在他的脑海深处,在不知不觉间,好像长成了参天巨树。
“但这个和年会上的致辞有什么关系?”程叙还是不理解。
“我觉得3s这个项目,和那位作者做的事情是一样的,与其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去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不如用结果去反推,3s到底做成了什么,帮助了哪些人,就像你曾经告诉我的那样。”沙柏的声音低下去,温柔地藏进深夜里,“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比罗列技术更重要,更有力量,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