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母想想觉得也是,“老头子,已经这样了,我们就赌一把吧!”
周怀安不满的撇嘴,我说就挨打……
周父看了看杨春燕,回头看着几个儿子,一字一句的说:
“动手,要是真没有,咱们还有牛骨头熬汤。”
“先别慌,我倒点草灰在地上,省得把地弄的脏兮兮的。”
过了一会儿,赵慧芳和杨春燕提着两箢兜草灰,跑了出来。
周怀山接过一只箢兜,把草灰均匀的铺在地上。
周老大拿刀划了牛肚子一刀,血水顿时流了一地。
所有人都紧张的看着周怀荣的动作。
杨春燕去屋里拿了把剪子,一口小瓷盆,提着大木盆到院坝,等着接牛杂。
周怀荣利落的破开了牛肚,周家几兄弟上前,把牛肠、牛肚,心肝全都拉了出来,装进大木盆里。
周怀安着急的看着杨春燕,“燕儿,快看看,那东西在哪?”
所有人都用希翼的目光看向了杨春燕。
杨春燕点点头,走到大木盆前蹲下,拿手轻轻捏了捏牛肝上带着血污的胆囊,点了点头,对周父道:“老汉,去个人把门拴好。”
“有货!”周家人全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拴好了的…的!”周怀军因为激动,连声音都有点发抖。
杨春燕捏着牛胆想了一会儿,抬头看着周母,“妈,去拿点棉花,再拿一块软布出来。”
“哎!”周母颠颠的跑回屋,撕了一块软棉布,将装棉花的袋子一起提了出来。
这些棉花和布还是她买了准备给外孙子做小衣服,小帽子的。
杨春燕看着手里的牛胆,稳稳的握住剪刀小心翼翼的把牛胆和胆管,从肝脏上分离开来,放进水桶里把上面的血污涮洗干净。
“再来点水!”
周怀安立马把水提到她面前,“水来了。”
杨春燕将绿油油的带着胆管的牛胆拖出来,捏着胆管将胆汁滤出后,又涮洗了一下,放进了白瓷盆里。
天然牛黄是牛胆囊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
牛黄:苦,平,有小毒。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之功效。
适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牙疳喉肿、口舌生疮、痈肿疔毒。
是一味极其难得的药材
大伙儿伸着脖子,紧张的围在杨春燕四周,连大气都不敢出。
看着她将瓷盆放在地上,一手拿着牛胆,一手拿着剪刀,顺着单管口子,将胆皮剪成两半。
十几粒小石子,伴着胆管里残余的胆汁,从里面骨碌碌滚进了白瓷盆里……
周父激动的拽住周母,指着金黄色泛着细腻光泽的小石子:“老伴儿,牛黄。”
周母红着眼圈,双手合十,“多谢老天,老天有眼……”
“好啊!”周怀荣夫妻、周怀军夫妻的手欢喜的握在了一起。
李秋月激动的抓住了周怀山,“老三,你看真的有……”
“喊啥子!”周怀山看着她满眼笑意的瞪眼,“外头有人听到了。”
周怀安看着杨春燕,“还有吗?”
第4章 04放哪安全
杨春燕没有回答,轻轻将胆囊剪开,又有十几粒小石子伴着一个野鸡蛋般大小的牛黄滚了出来,一股黄水也随之流了出来。
“我的天~”李秋月激动的惊叫出声。
周怀山慌张的看了一下四周,轻轻打了她一下,“瓜婆娘,小声点。”
“燕儿,”周怀安激动的声音都变了,“这么多啊?”
周父也小声问:“重不重?”
杨春燕笑道:“鲜牛黄就像没见天的鸡蛋,鲜的时候还有点压秤,干了后就变硬变轻。”
这还是前世她听到马长贵得到牛黄的传言后,上宁安去卖草药问了王医生得知的。
周母叹道:“原来胆里塞了这么大一坨东西,难怪熊家的牛会瘦成那样子。”
杨春燕点点头,用棉花除去牛黄表层的粘液及血液、胆汁和污物,然后除去外部薄膜,用棉花包好放在一旁。
再轻轻把盆子里的小牛黄一粒粒全都清理干净,用棉花包好,最后将所有的牛黄用软布裹起来包好。
她看着周父,“老汉,今天去城里已经来不及了,让妈先放好,明天一早进城。”
周父点点头,“该咋放,你告诉你妈。”
杨春燕回头看着一脸紧张的周母,“妈,拿去放在阴凉处就成。”
“哎!”周母抖着手接过,小心翼翼的掂量了一下,“看着有好些个,拿着轻飘飘的,我看最多二两重。”
“二两重你还嫌轻啊?”周怀安一脸得瑟的看着周母,“妈,草药都是论克的,一两五十克,二两就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