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翁回去就被汉宣帝赐死。
季都因为有机会杀乌孙王泥靡却不杀,被汉宣帝处以腐刑。
刘解忧七十岁的时候上书请求返回大汉,汉宣帝派人接她回来,赐予她公主的待遇。
在秦念看来,如果汉朝给刘解忧这个狠人更高的支持,她是真有可能把持乌孙政务,早日将乌孙纳入大汉版图。
西域那块疆域或许也就不会收复再丢失、丢失再收复,两千年后才彻底稳定下来。
汉朝不是喜欢和亲吗?
那就转换思路,直接将和亲变成女子封侯的大道,总有野心勃勃的宗室女愿意搏一搏。
【李世民:封汉室公主为诸侯,西域诸国应该不会接受。】
李世民此言并非反对“女诸侯”本身。
甘露元年,翁归靡与匈奴女子的另一子乌就屠杀泥靡,汉宣帝派军讨伐乌就屠。
乌就屠降汉,汉宣帝将乌孙一分为二:
册封刘解忧之子元贵靡为大昆弥,领六万户;册封乌就屠为小昆弥,领四万户。
然而民心皆向小昆弥。
连翁归靡之子元贵靡尚且不得乌孙民心,汉室公主又如何得到西域诸国的认可?
………
见太宗此言,武曌神色莫名。
………
秦念非常想说“你应该也不会相信大唐百姓会接受武氏女,但武则天就是当了十五年的女皇”。
可惜话题限制,不能这么说。
【秦念:试试又不亏。刘彻,和亲公主若是能夺权成功,你只需封其为诸侯,甚至同样可以推行推恩令。】
刘彻沉思。
李世民说得不错,西域诸国怎么可能接受大汉的公主为诸侯王?
且他是后世的皇帝,此言分明是表明刘解忧虽有“事迹”,终究未能把控乌孙。
但秦念所言也有道理。
刘解忧未得大汉扶持,尚能在乌孙有所作为并留名后世。
若多加培养,未必不能功成。
功成,则大汉不起兵戈即可开疆拓土。
和亲公主身为女子,若想坐稳诸侯之位,则必然需要仰仗汉朝国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