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穆酒,边关安稳,又有潘多颜坐镇,他便也经常赖在渔湖镇不肯走,左右边城通往渔湖镇的官道如今全部铺设了红砖,好走的很,快马加鞭只要半日不到,便是有什么军情临时赶过去也完全来得及。
于是两人每日便无所事事的四处游荡,今日去山里打猎捉鸟,明日又在湖边钓鱼捉虾,眼见着初春雪化,甚至还弄了一块地开始自己试着种点菜。
春日能下种的蔬菜不少,两人的地只有不到一亩,但被分成四四方方的好几块,一垄垄的种了不少品种。
其中长势最快的莫过于茼蒿了,细细的种子撒下去,很快便长成了巴掌高的嫩苗,曲花间从茂密的菜垄里挑着长势好的拔了些回去涮锅子。
间苗过后的茼蒿长得更好了,等再大一些,还可以掐尖吃,长了新芽继续掐,一直能吃到冬日下雪之前去。
这日曲花间拉着穆酒在地里给新长出的小菜除草,这片地两人照顾得仔细,杂草不多,刚长出来就要薅一遍,是以用不上锄头,只人蹲在地上随手薅一薅就行。
“腿麻了。”曲花间不像是来干活的,倒像是到地里监工的,蹲了没一会便感觉曲起的双腿酸酸麻麻的。
穆酒仿佛是个百宝箱,不知从哪里取出一个小马扎,便是他爹铺子里卖的那种,看上去还是崭新的,也不知什么时候从铺子里顺的。
他将马扎展开让曲花间坐好,又从怀兜里掏出一小包炒板栗,因一直放在怀中捂着,此时也还是热乎乎的。
“我手脏,你自己剥,都开了口的,不费手。”板栗是穆酒自己炒的,开口时特意开得很大,便是为了避免有人娇气得剥不动。
这也是偶尔才能轮到曲花间亲自剥一次,平日里都是他炒好了再剥得干干净净,曲花间和家里的小崽子只负责吃就行了。
他现在忙着给地里薅草,一手的泥,想说提前在家里剥好又怕冷了不好吃,才让曲花间有了自己动手的机会。
曲花间取出两颗裂开大口子的炒板栗,这些板栗是去年在一个挑着竹筐卖山货的小贩手里收的,颗颗都有拇指大,饱满又清甜,算是渔湖镇的特产之一。
如今百姓们能吃得饱饭了,也就不拘于只种地,而是想方设法的弄些其他营生,这卖山货便是其中之一。
只是渔湖镇大多数空地都被开出来成了耕地,山林要去镇外数十里的地方才有,是以山货什么的也就卖得比别处贵些。
不过这几文十几文的差距自然是难不倒曲花间,家里人都爱吃这东西,便买了一大筐在家里备着,想吃的时候炒一小锅,吃个热乎。
他剥好一个塞进穆酒手里,这才又剥了一个自己吃,面软的口感在舌尖迸开,甜丝丝的,乍暖还寒的春日里吃上几颗确实暖和。
在一边玩累了小哈见着主人嘴巴在动,晓得他在吃东西,也跑过来,摇着尾巴讨了两个板栗,囫囵将壳咬开吃完后,觉得不合口味,又被一只破茧得早的小白蝶勾走了。
“要是有烤红薯就好了,小时候我最喜欢冬天吃烤红薯了。”曲花间回忆着前世童年的乡下生活,有些怀念。
穆酒抬头,“红薯是何物?可能买到?”若是能买到,不管多远,他也是要想方设法买些回来给人解馋的。
曲花间摇摇头,“这东西如今应该海外才有。”
“不是有支商队往南走了吗,不知道能不能带些回来。”穆酒知道曲花间说的大概是他原来的世界才有的东西,也只能放弃买一些回来的想法。
“估计悬。”曲花间又吃了颗板栗,摇摇头道。
红薯原产于美洲,去年组建出海远航的商队却是沿亚欧大陆往南航行的,怎么也不可能找到大洋彼岸的作物回来。
除非美洲大陆的航海事业已经发展到能跨海远渡重洋了。
第107章 探子
待穆酒将地里的杂草薅完, 也差不多到中午了,曲花间在地里挑了一小把嫩得能掐出水的小白菜,打算回去和茼蒿一起涮锅子吃。
两人各自拿着一把小菜,从地里走到田垄上, 刚好碰上地挨着他们不远的一位老农。
见他们地里的菜还没完全长大, 赶紧从自己地里割了一大把韭菜, 从路边随手薅了根草茎捆了, 追着过来塞进曲花间手里。
“东家, 这点韭菜拿去吃, 今春才长出来的,还嫩着,包饺子或是煎鸡蛋都合适。”老农岁数不小,一张褐黄的脸布满沟壑, 但面上洋溢着笑意, 连眼角的纹路都看起来十分和顺。
曲花间连忙就要拒绝, 但奈何人家太过热情, 东西往手里一塞,扛着锄头就要跑,两人年轻力壮倒不是说跑不过, 只是怕追逐间再把人追摔倒就不好了。
且小哈见着人跑也跟着追,曲花间还得将它唤回来,免得冲撞到人家。
“左右是佃户一片生意,收下吧。”穆酒走上前, 接过那把还沾着露珠的韭菜,田垄细窄,两人一前一后的往回走。
自渔湖镇建立以后,镇上便多了税收一项, 只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