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权谋帝王心 第72节(1 / 3)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无数人激动地跪伏下去,向高台上那明黄色的身影表达着他们的忠诚与拥戴。

晟璘站在高台中央,感受着脚下传来的震动,听着耳边山呼海啸般的拥戴之声,看着台下无数双充满期望的眼睛。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与一丝惶恐,上前一步,按照楚玉衡事先教导,沉稳地抬手虚扶:

“众卿平身!”

他的声音尚带少年清音,却异常清晰坚定。

“奸佞当道,山河蒙尘,璘,承天命,顺民心,必与朔州将士、与天下义士,同心戮力,扫荡妖氛,还我大胤朗朗乾坤,复我百姓安乐太平!”

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这番话由一个在民间素有仁善之名的少年皇子说出,却显得格外真诚而有力量。

台下再次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在高台旌旗的阴影遮蔽下,无人注意的角落,萧彻的手悄然垂下,宽大的袖袍掩盖下,他紧紧握住了楚玉衡微凉的手指。

那力道,带着承诺完成一半的激动,以及对未来征程的无限坚定。

楚玉衡指尖微颤,随即回握住他,侧头看了萧彻一眼,目光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潜龙已出渊,风云自此骤。

他们的路,才刚走完第一步,但至少这第一步,掷地有声,势如破竹!

与此同时,数匹快马,背负着抄录好的《讨逆檄文》和朔州正名大典的消息,如同离弦之箭,冲出朔州城门,分赴天下各地。

其中最为紧要的一路,正向着那座尚沉浸在虚假繁华与末日恐慌中的帝都——京城,疾驰而去。

而京城的那位伪帝和他的母后,此刻还尚未知晓,北方那片他们一直试图压制却始终未能如愿的土地上,已然亮出了一柄足以颠覆他们统治的、名为“正统”的利剑!

风暴,已然启程。

第130章 京华惊雷

朔州那场石破天惊的正名大典,如同投入死水潭的万钧巨石,其掀起的巨浪,终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千里之外的京城。

当那份字字诛心的《讨逆檄文》抄本和“五皇子晟璘于朔州拥立正位”的紧急军报,被战战兢兢的内侍呈送到御前时,紫宸殿内,死一般的寂静骤然被打破。

“混账!逆贼!安敢如此!!”永熙帝晟玚一把抓起御案上的琉璃镇纸,狠狠掼在地上,碎片四溅,吓得殿内侍从宫女齐刷刷跪倒一片,瑟瑟发抖。

他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是难以置信的惊怒和一丝被戳破隐秘的恐慌。

“朔州……萧彻……楚玉衡!还有那个小贱种!他们竟敢!竟敢拥立那个早就该死的废物!”他咆哮着,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尖锐扭曲,“朕是天子!朕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他猛地看向垂手立在殿中的几位心腹重臣和将领,厉声质问:“你们说!朔州叛逆,该当如何?朕要发兵!朕要亲征!朕要将萧彻、楚玉衡碎尸万段!将那个小贱种抓回来千刀万剐!”

一位老将硬着头皮出列:“陛下息怒!朔州兵精粮足,萧彻更是骁勇善战,如今又挟‘正统’之名,士气正盛。我军……我军近年来疏于操练,且北方防线漫长,若仓促征讨,恐……”

“恐什么?!”晟玚抓起手边的茶盏就砸了过去,茶水泼了那老将一身,“未战先怯,要你何用!”

殿内气氛降至冰点,无人再敢轻易开口。

愤怒过后,一种更深沉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晟玚的心头。

他知道那老将说的是实情,朔州的实力远超他登基之初的预估,如今更是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他仿佛已经看到,各地那些本就心怀异志的藩镇和将领,在接到檄文后会是如何蠢蠢欲动。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立于珠帘之后的玉太后,缓缓开口了,声音冰冷而平静,如同玉石相击:

“皇帝,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晟玚猛地转头看向珠帘方向。

玉太后的声音继续传来,带着一种残酷的冷静:“朔州势大,又抢占了‘大义’名分,硬碰硬,非上策。我大胤立国百年,敌人,从来不止内部。”

晟玚目光一闪,似乎抓住了什么:“母后的意思是……”

“北狄狼主,向来觊觎我中原富庶。江南那几个自立的藩镇,也与朔州并非铁板一块。”

玉太后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敌人的敌人,便是可资利用的盟友。许以重利,割让些边陲之地,或开放几处关市,难道还怕无人愿意替我们,去啃朔州这块硬骨头吗?”

她顿了顿,语气加重,带着一丝阴狠:“就算不能一举灭之,也要让他们四面受敌,疲于奔命,无力东顾!待其势衰,再联合各方,一举剿灭,方是万全之策。”

晟玚眼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阴鸷的算计所取代。他明白了母后的意思。

正面抗衡风险太大,不如驱虎吞狼,借力打力。用国家的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