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母女俩在灶房打扫卫生,马春玲便问女儿头发是谁梳的。
起初于小月不肯说,她答应过顾姨不说的,就算是妈妈,她也不想说,总觉得说了,没有遵守和顾姨的承诺,她是坏小孩。
最后还是马春玲说,人家帮了她,要感谢人家,不然会被认为没礼貌,会被人讨厌之类的,才犹豫地说出来。
马春玲没想到还有这事,得知是顾溪将被关在门外的女儿带回家时,不由愣住。
她知道顾溪,不仅是因为两家住得近,也因为顾溪在家属院实在太有名了。
不仅嫁的丈夫年轻、能干,听说她的家境也不错,兄嫂也在部队,一个是团长,一个是军医。明明长得那么漂亮,力气居然还不小,救了高参谋长的媳妇,得到家属院里不少人的夸奖,听说连部队的妇女主任都对她好一顿夸,让人以她为榜样。
最重的要是,她在家属院里的人缘真的很好,很少有人会讨厌她。
就算真的讨厌她的,也不会不识趣地跑到她面前说三道四,主要也是没什么可说的,要是真对她有什么意见,看起来更像是酸人家的日子过得好,反倒衬得自己的狼狈。
于小月小声地说:“妈,顾姨很好的,还给我喝糖水和饼干……”
马春玲大惊,“你还吃人家的东西?你咋能这样?”
糖和饼干多贵啊,这死丫头咋能这么馋?
见她生气,于小月有些害怕,赶紧将顾溪说的话告诉她。
马春玲听后,哪里不知道这是顾溪用来忽悠自己女儿的话,不让她有负担,实在是……
怪不得喜欢她的人那么多,漂亮、大方,又细心体贴。
马春玲看女儿惶恐害怕的模样,到底心软,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下次别吃人家的东西,这是不礼貌的行为,也别和任何人说。”
顾溪好心照顾自己女儿,或许是看她可怜。
但家属院里的小孩那么多,如果知道去她家玩能喝糖水、吃饼干,只怕都会一窝蜂地跑过去,届时有再多的东西也不够这些小孩祸祸,那不是让人家为难吗?
第62章
顾溪正在练字, 听到大门那边响起敲门声。
她过去开门,看到站在门口、端着一个碗的马春玲时,心中了然。
“马嫂子, 你咋来了?快进来坐。”顾溪热情地说,开门让她进来。
见马春玲犹豫, 她直接伸出手将人扯进门, 不给拒绝的机会。
虽然她不喜人情往来, 与不熟悉的人打交道, 不过想到于小月那孩子,决定还是主动出击。
马春玲原本是想送完东西就走的, 面对她的热情, 发现根本就拒绝不了, 只能被动地顺着她的力道进去。
顾同志看着瘦瘦弱弱的, 这力气真是大。
马春玲局促地跟着顾溪来到堂屋。
见顾溪要给她倒水, 她赶紧道:“不用麻烦, 我是来给你送点家里做的油饼, 刚做出来的,还热乎着,请你尝尝。”犹豫了下, 又说道, “昨天谢谢你啊,我听小月说了, 你太客气了。”
顾溪仍是坚持给她倒水, 请她坐下,说道:“没什么,我挺喜欢小月那孩子的,乖巧又勤快, 还很能干。”
马春玲勉强地笑了笑,有些无措,不知道说什么。
她的性子绵软木讷,上头有个强势的婆婆在,被管得像小媳妇似的,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在家里就是个任劳任怨的,只会默默干活。
要不是昨天女儿在顾溪这里吃了人家的糖水和饼干,她也不会主动过来。
顾溪很清楚怎么和马春玲这种人交流,因为她以前在乡下见过不少“马春玲”,甚至自己以前也是一个“马春玲”。
以前顾家人没少嫌她木讷,不会说话,不讨人喜欢。
其实直到现在,她仍是不会说话,也不知道怎么讨人喜欢,也不会为了讨人喜欢特地去做什么。
顾溪拉着马春玲说话,状似好奇地问:“听说小月已经八岁了吧?怎么还不送去学校?这年纪再不去学校,她会比别的孩子起步晚,这对孩子的学习可不好。”
马春玲讷讷地道:“小月是女娃,不需要读书……”
“这说的是哪里话?”顾溪皱眉反驳,“正因为她是女娃,更要读书才行!女娃读书识字,将来会有更多的出路,更多的选择!当父母的,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过得好吗?”
“嫂子,听说部队小学一个学期的学费并不多,小月去上学花不了什么钱,不如送她去学校学些知识,女娃若是能读出来,也是有出息的,你看我嫂子,她是军医,谁见着她不说她有出息?是吧?”
马春玲双手捧着水杯,有些晕头转向,下意识地说:“是、是啊……”
不知不觉间,她的思路跟着顾溪的话走了。
要是顾溪提的是其他女同志,马春玲还没什么感觉,毕竟不认识,没概念,但她提的是家属院里的季医生,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