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哥一看便苦了脸,曦姐儿道:“宁哥哥吓着了吧。放心,我不是小孩子了, 不会要你那样的。你和我哥都是文弱书生, 我不忍心欺负你们。”
信哥捏捏她鼻子,对宁哥道:“你抱着就好, 我来给她捏。”
“不用了,我可以下来自己捏。人家都快八岁了, 怎么能还跟小豆沙一样?”
小馒头拉着小亲王往上,“你就别摆姑父的谱了, 赶紧走吧。要不要我带你一块儿赚钱啊, 我看你的琴棋书画也都还马马虎虎过得去。”
“用不着!我有的是银子。魏夫人说我是吃饭挣银子的。我一年二万两俸禄,加上皇庄铺子总共得有三万多两。我一天挣一百两。”
“我娘那是嘲笑你吃闲饭呢,听不懂啊?”
“听得懂, 可我不就是吃闲饭的嘛。我这是福气, 知道不?做人要惜福。每个人都有他该呆的位置。”
小馒头笑道:“知道、知道, 我一会儿领你去逛东山书院啊。可惜你考不上,不然咱们还可以做同窗。”
“信不信我推你下山?”
小包子回头道:“你俩别在山道上打打闹闹啊。对了, 清明叔不是说要来么?”
“哦, 红姨身子有些不舒坦,他回去探望去了。我看他最近看书都要走火入魔了, 听说入更了还手不释卷呢。”
小包子给小豆沙捏完了腿,便伸手和她手拉手继续顶着她往上走。
听她说沈寄想来得很,可是偏又出不了门的模样。
“娘还是一如既往的坐不住。好在是又怀上了,不然肯定不会老实在家呆着。”
小亲王等人参观了东山书院以及他们四人的宿处。然后拿出沈寄让准备的汤水, 让随行的下人用带来的红泥小火炉加热。
小亲王和小豆沙便饶有兴致的跟着小馒头去大食堂排队打饭打菜。
信哥觉得让小亲王吃大食堂不太好。小馒头说反正他没吃过大锅菜,正好给他吃个新鲜。
信哥看小包子也没意见, 小亲王更是乐颠颠的就拎着小包子的食屉跟着去了,便也不再说什么。
沈寄让送来的有许多鲜果,还有些可以存放的小菜,以及装了各色汤水的汤罐等。
小包子说回头去山顶挖些冰回来,可以存放得长久一些。
还有厚实的小袄、绑腿、厚棉袜。
这可都是魏楹当年在极北之地放羊的装备。
还有一筐银霜炭,以及小包子、小馒头在家惯用的一些小物件……
宁哥那边也是一样。
至于信哥,他一早就应有尽有了,这回就单给他送了些瓜果、银霜炭什么的。
东山书院是不禁人享受生活的,只要享受得起。
不过沈寄给送的这些倒也都不是奢侈品。
虽然说是背着魏楹,但他其实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而已。
这些炭啊,棉袄啊,书院也都发。但肯定不如自家做的这么肯下功夫用料。
小亲王真的是第一次体验这样大型的集体生活。
他提着食屉左顾右盼,跟刘姥姥进大观园差不多。
排队这种事对他来说更是生平第一次。
不住的对着小馒头问这问那。
“真有意思,我想去跟皇……七哥说说,我也来这里读书。”
小馒头道:“可以啊,你可以跟我们一样。”隐瞒身份前来。
不过就算那样,小亲王肯定也不用自力更生。
小亲王想了想,“还是算了。我已经在跟着族长学做事了,不好半途而废。这里,我时常上来看看也就是了。”
小豆沙也好奇的到处看,她也想将来女扮男装考到这里来。
这事儿还没敢和大人讲。
打了饭菜回去,正好宁哥也打了小炒回来,再加上沈寄送来的各色汤菜,在小包子他们屋子里摆了满满一桌,便围坐一起吃了起来。
小豆沙边吃边道:“其实这么冷的天气,吃火锅最好了。”
小馒头道:“小妹啊,难得到书院来,就尝尝哥哥们平日吃的饭菜吧。”
火锅底料沈寄也没忘给他们打包,小馒头预备留着明天吃。
到时候泡些干蘑菇、干木耳,再弄些肉和时蔬涮起,那滋味可美。
至于青蛙和小妹,想吃火锅在家吩咐一声就好了。他这会儿就不舍得拿出来给他们吃了。
小包子也是同样的想法,当家才知道柴米贵啊。
而且看小亲王和小豆沙都还挺高兴体验生活的。
一会儿,众人吃饱喝足。
小馒头便抱起小豆沙,“走,跟哥出去转转。”
他要抱小豆沙出去显摆一圈,这么漂亮的妹妹,你们家有么?
小包子道:“你可小心着些,别让那些人摸到、碰到小妹。”
“我实话告诉他们,这是相爷的掌上明珠。我看谁敢乱摸乱碰?”
小亲王对小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