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嬴稷一拂衣袖,“我大秦东出之志,数代皆不曾动摇半分。”
可,东出之路将至尽头。
待到大秦真正统御天下的那一日,也确实该变一变了。
荀子两次入秦相隔二十余年却见闻一致,是好事,也是坏事。
端看从何角度了。
[叽里咕噜地在说什么呢?没听懂,朕的皇家翻译呢?]
众人:“???”
ber,这都看不懂?瞧着也不像是没读过书的样子啊?
(不理解但大为震撼jpg)
第937章 番外 太平令(37)
【“嬴姮。”
秦王点名,“你怎么看?”
栎阳殿下微微一愣,随即心领神会地往发小脾气的秦王身边一挪,握着他手指轻轻摇了摇,而后才予以回答。】
[大名警告??!]
[政哥现在喊姮崽大名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笑哭jpg]
[以后会更多(比心jpg]
[姮崽真的好会哦,政哥不开心了她还先去拉手手哄他呢!]
[心都化了(姨母笑jpg]
诸秦君同款姨母笑。
这是谁家的贴心娃娃呀?
——寡人家的!
为王者,谁没被谏官气过?
别说是谏官,就连那些入秦求官的大才们,许多都是喜欢先骂一通君王或国政引起关注、再展露才华的行事风格,挨了骂你还得虚心地夸他骂得好、让他当官儿呢!
始皇陛下对此深有体会。
也不晓得是不是他上位后六国颓势尽显的缘故,反正作为秦王的他俨然是天下最靓的崽,是人是鬼都能来蹭一把。
尤其是天下一统后,为拢士人之心,他在咸阳置了许多博士,结果这帮人正事不怎么干,却像是有kpi一样到处找茬,甚至连他的长子也作出忠臣的模样来“劝谏”他。
——光知道做个忠臣,却不知道怎么当儿子了。
(面无表情jpg)
【“夫子以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却见秦国无王治而有霸业,未免失士林、庶民之心,故请秦国行仁义之道,对否?”
她正色道,“面刺己过,自是逆耳,然此诚为秦祚永固之忠荩之言。”
荀子微诧,“公主赞许?”
“既非以私心偏见诋讦毁誉于秦,自该先闻而后判,假使夫子所言非虚妄,难道这些弊处是旁人不提就真的不存在吗?有则改之,无则自勉而已。”
她眉眼弯弯,诚恳道,“我父非刚愎之人,闻此谏言亦甚欣喜,夫子与我父,皆是为秦之长治久安而思虑。”
“大善。”
荀子大为欣喜,“虚怀若谷、纳谏如流,秦王果真有明君贤主之风采器量。”】
诸大贤欣然颔首。
纳谏从善,自是明主风采。
“有则改之,无则自勉。”
孔子含笑道,“合该如此。”
行事上出些差错不是大事,只要被指出错误后能虚心改正便可,若是明知道错了却死不悔改,那才是真的完蛋。
当然,也不能一听到上谏就立马去改,作为一国之君、天下之主,总得有点判断力嘛。
[都说虚心纳谏是明君标配,仔细扒拉一下,哪怕是在被称为虎狼之秦的阶段呢,秦君们好像基本都有这个优点?]
[是的吧?只要说得有道理,他们基本上都能接受的。]
诸秦君矜持微笑。
没错,就这样夸寡人们!
[其实也不一定,可能单纯是咱们的历史水平不行,事实上有却不知道而已(挠头jpg]
[一般知名度较高的,不是英明得出奇就是昏庸到极致,秦国历史上好像也没特别昏庸的?]
[反正我没印象(耸肩jpg]
[俗话说,对比产生美,就算秦王们偶尔也是有点离谱在身上,但跟隔壁的妖魔鬼怪一比,妥妥的明君一枚!]
[类人群星闪耀时(苦笑jpg]
诸秦君:“!!!”
悦耳,实在太悦耳了,后生们请继续夸,寡人爱听!
其余诸国君:“……”
ber,怎么还带拉踩的呢?
大家也晓得,既是秦国一统了天下,这些后辈自然将秦国视为正统的先祖,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只有夸的。
但夸秦国就夸秦国,怎么还骂上他们呢?骂也就算了,竟然还骂得这么难听。
《妖魔鬼怪》
《类人》
很好,寡人被开除人籍了。
(笑一下算了jpg)
[荀夫子也好有意思,明明见政哥第一面完全不了解,但姮崽这么说,他就立马应和了。]
[姑且听之,姑且夸之,姑且哄之(斜眼笑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