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72章(1 / 2)

刚才不就是有两只看门狗跳出来袭击他们吗?

“兮甲的确是一个人的名字,但我听说的东西不是他这个人本身,而是一个盘子。”

贝斯看见众人疑惑的目光,便干脆一口气解释起来,“我有个叔叔是拍卖行的人,他们拍卖行曾经拍卖过一件青铜盘,名字就叫做兮甲盘。 ”

她回忆了一下,才继续道:“这件青铜器曾经被南宋宫廷收藏,后来流传到了民间,有一个叫李顺甫的人在集市卖粥,有人去他们家里,发现他家用来做饼的盘子竟然是一件青铜器,而且为了方便做饼,还将这盘原本的底座都折断了,所以,只剩下了一个盘子,那人将其买走,后来时代变迁,兮甲盘到处颠沛流离,最终在拍卖行成交,卖出了天价。”

红炎:“天价是多少?”

一个被拆了底座的青铜盘,最多也就因为它年代久远值点钱吧。

贝斯:“落锤价……185亿。”

红炎:“多少??”

这不用贝斯重复了,拍出了近两亿价格的青铜盘,算得上青铜器里国之重器。

贝斯:“要不然那么多拍卖品,我为什么对这件这么有印象?实在是因为它不是一般的东西。”

光是一个兮甲的盘子都卖这么多钱,这个所谓的兮甲,究竟是谁?

吴彩疑惑道:“你说被折断了底部,我那这盘子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贝斯摇头:“我也不知道。”

显然,她并不了解历史,只是了解关于兮甲盘如何流传,又如何被拍卖的一些信息。

古教授终于回过神了,“她说的没错,兮甲盘最珍贵的,其实不是它本身,而是它上面所刻写的金文,以及金文所表达的内容,很多历史传到今天,其实已经面目全非了,就比如刚才我们说的烽火戏诸侯,即便是史记都失真至此,更别提其他野史,但刻在青铜器上的历史,是永远不会变的,是第一手的历史资料!”

红炎到不关心什么历史资料是几手的,新不新鲜,他想象了一下那盘子的形状:“所以……这青铜盘该不会是个果盘吧?那我们现在用的果盘,放个几千年不也是文物了?”

吴彩摇了摇头:“你没听古教授说吗?上面的金文才是重点,只是一个盘子,除了代表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红炎:“那就也在上面刻字,记录点国家大事,新闻联播不就好了。”

贝斯打断他们:“你们别打岔,还是听古教授怎么说吧。”

古教授的确有很多话要说:“呃……也不排除果盘这种可能性,不过,根据我们推测,更有可能是用来行沃盥之礼的,周朝重礼,有周礼流传,在祭祀、宴享、朝觐等活动中,都会用到这东西……”

红炎忍不住还是开口了:“什么叫沃盥之礼?能不能用我们听得懂的大白话说啊,教授,能理解你的文化水平高,但是你也照顾一下我们这些俗人行不行?”

“《礼记》有言,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意识是说,在整个心里的过程中,年幼者手中举起盘子,年长者带来水,缓缓注入盘中,帮助行礼者完成沃盥之礼,而后,再有一小卒,递上毛巾。”

古教授说的很详细,也很复杂,但翻译过来就是——

苏摇铭:“就是洗手盆是吧。”

古教授:“咳咳,你这么说,也……也没什么问题,的确是很可能用来洗手的。”

红炎:“……那和果盘有什么区别?”

沈亦开口道:“既然古教授说了,这东西身上的金文是重点,那你知道兮甲盘上,记录的是什么内容吗?”

古教授点了点头:“这个我还真有点印象,虽然不能完全回忆起所有的细节,但大致的内容,我还是清楚的。”

第847章 倒悬美馆27

红炎挠了挠自己的脖子:“别卖关子了,古教授,你说话能不能快点,还有这花甲到底是谁啊?”

“是兮甲,”

古教授纠正道:“兮甲盘上所写的内容,大概是说在周宣王在位期间,有一次讨伐猃狁,兮甲斩首有功,被赏赐了车马,后来又让他去对南淮征收赋税,管理财政和商贾等事,为了记录他的这些事迹,所以铸造并且赏赐他这铜盘。”

贝斯思考道:“这么说来,这个兮甲就是周朝的一位功臣?但周朝那么多臣子,你为什么……刚才表现的很激动,好像见到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一样,难道就是因为这天价的盘子吗,上面记载的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件,还有,怎么又和猃狁有关?”

普通人连周宣王是谁都不知道,更别说周宣王的臣子了。

“其实之前我已经提到过他,只不过,当时我说的名字是尹甲,尹是官职,甲是他的名字,当然,那个时候就连君王都用甲乙丙丁做名字,普通人叫这个名字也很常见,”

古教授明白她的疑惑:“兮甲之所以如此有名,并非是因为他是宣王时期的名臣,而是因为他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