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任何能增强李想声望与影响力的举措,都让她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
近来,李想让她接触了燕王府锦衣卫的一些事务,这让她对整个天下的格局有了远超从前的认知。
她不再仅仅担忧燕王府的安危,而是开始谋划如何让燕王府的地位坚如磐石。
当然,在她心中,最稳固的基石,莫过于让燕王府的主人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王爷此举,若真能让天下士子的地位因此提升,让科举深入人心,将来天下的读书人恐怕都要承您的情。”
“士人会心存感激,但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勋贵,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
李想的目光深邃,“朝廷的官职数量终究是有限的,通过科举上来的人多了,靠着祖上荫庇入仕的人自然就少了。”
“眼下,王家、崔家那些大族的子弟在科场上也还算争气,入仕的人数并未锐减,所以他们对科举的抵触还不算激烈。但长此以往,此消彼长,情况就未必如此了。”
李想并未被眼前的平静所迷惑。
他亲手推动的科举改革,正在不断提升其公平性。
寒门子弟,乃至工匠之子的中榜比例正在悄然攀升。
他很清楚,终将有一天,这些人会成为科举取士的中流砥柱,彻底改变大唐的官场生态。
“王爷,近来朝堂风向诡谲,攻讦东宫的奏疏一日多过一日,不少朝臣已然在两位殿下之间择主而事。”
“可妾身总觉得,陛下既然并无易储之心,如今却又对魏王恩宠逾制,此举实在叫人费解。”
武媚娘将话题引向了暗流涌动的储位之争。
s